爱德华-约翰-波因特是英国画家、设计师和绘图师。他出生在巴黎,他的父母--著名建筑师安布罗斯-波因特和他的妻子艾玛--从1830年起就生活在那里。爱德华出生后不久,年轻的家庭就搬回了英国。在这里,爱德华先后就读于布莱顿学院和伊普斯维奇学校,但由于健康原因,他过早地中断了学校教育。年轻的爱德华并没有在肮脏潮湿的伦敦度过冬季,而是在马德拉岛和罗马度过。1853年,他在那里认识了英国画家、绘图师和雕塑家Frederic Leighton,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回到伦敦后,波因特先后在利氏学院和皇家学院学习。随后,他回到巴黎,在Charles Gleyre的工作室学习,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和George du Maurier也是他的同学。
1866年,波因特与艾格尼丝-麦克唐纳结婚,于是他成为画家Edward Burne Jones的姐夫。后来的作家、诺贝尔奖获得者鲁德亚德-吉卜林和未来的三任英国首相斯坦利-鲍德温是他的侄子。
波因特首先以大尺幅的历史画著称,如1867年的第一幅大作《以色列在埃及》或1890年的《所罗门王》。除了画家的身份,他在当时的艺术界也越来越多地以教师和职能部门的身份出现。他是伦敦斯莱德艺术学院的第一任教授,Henry Scott Tuke是他的学生之一。他曾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(Royal Collage Of Art)负责人和国家美术馆馆长,负责泰特美术馆的开馆工作。1896年,他成为皇家学院院长。同年,他还被授予爵位。
由于学术活动繁多且耗时,波因特在19世纪末画得越来越少,古典主义在世界艺术界的地位也越来越低。他不能也不会跟上绘画的新发展。波因特于1919年去世。他被安葬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。
爱德华-约翰-波因特是英国画家、设计师和绘图师。他出生在巴黎,他的父母--著名建筑师安布罗斯-波因特和他的妻子艾玛--从1830年起就生活在那里。爱德华出生后不久,年轻的家庭就搬回了英国。在这里,爱德华先后就读于布莱顿学院和伊普斯维奇学校,但由于健康原因,他过早地中断了学校教育。年轻的爱德华并没有在肮脏潮湿的伦敦度过冬季,而是在马德拉岛和罗马度过。1853年,他在那里认识了英国画家、绘图师和雕塑家Frederic Leighton,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回到伦敦后,波因特先后在利氏学院和皇家学院学习。随后,他回到巴黎,在Charles Gleyre的工作室学习,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和George du Maurier也是他的同学。
1866年,波因特与艾格尼丝-麦克唐纳结婚,于是他成为画家Edward Burne Jones的姐夫。后来的作家、诺贝尔奖获得者鲁德亚德-吉卜林和未来的三任英国首相斯坦利-鲍德温是他的侄子。
波因特首先以大尺幅的历史画著称,如1867年的第一幅大作《以色列在埃及》或1890年的《所罗门王》。除了画家的身份,他在当时的艺术界也越来越多地以教师和职能部门的身份出现。他是伦敦斯莱德艺术学院的第一任教授,Henry Scott Tuke是他的学生之一。他曾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(Royal Collage Of Art)负责人和国家美术馆馆长,负责泰特美术馆的开馆工作。1896年,他成为皇家学院院长。同年,他还被授予爵位。
由于学术活动繁多且耗时,波因特在19世纪末画得越来越少,古典主义在世界艺术界的地位也越来越低。他不能也不会跟上绘画的新发展。波因特于1919年去世。他被安葬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。
页 1 / 2